对事物的认识是改造事物的前提,如果对事物都没有足够的认识,怎么去认识这个世界乃至改造这个世界? ---前记
中国的春秋时代、战国时代与古希腊大致处于同一个时代,还有秦汉时期,在这些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活跃,对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和世界观形成影响最大的时代,“诸子百家”就是对这个时期学术学派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如儒家的“仁政”、借鉴儒家的"以义制利"精神,墨家的"兼爱"、"尚贤"、"节用";道家的“少私寡欲”、“道法自然”;法家的"废私立公",等等思想。而这些诸君如果细细思来,都是反映这个时代各个阶层、阶层利益的思想的集合。那试问有没有反映客观世界的知识呢?为何没有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呢?
古代的中国人特别注重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对生活日常的观察的感悟,使古人对世界万物的认识还是处于感性、经验和由此派生的种种思考。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如老子的不可知论,老子的《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连道都不可以说道,哪还有讨论的余地?更何况去认识他的道呢?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儒学,也有很多认识的种种弊端,例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个习到底是实践,还是复习,还是温习呢?然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个习是身教,实践还是什么呢?古人对文字的精炼程度有时候已经到了一字不能增一字不能减的地步,用最少的文字去表达意思,而这样恰恰导致的是我们需要不断的去琢磨他字里行间的意思,然后串联起来去揣摩作者的原意。但可知道是揣摩而不是准确的了解作者的原意。曾经有一个游戏,所玩的内容是一副画为基板,让后面的几个人同过前面几个人的对这个画作的绘画,然后逐渐传承,传到最后是是不是与原来的画作相同呢?看过这个节目的人都知道,结果都是一样,传到4、5个人就已经与原作面目全非了。试问通过书籍的信息传递,如果以最少的字去解释最多的内容,这样对待事物会不会有认识发展的可能性呢?
我们西山的教学也具有准确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