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特色
视频集锦
教学园地
德育之窗
服务保障
当前位置首页 > 江西西山高中部 > 教学园地 > 论文 > 正文
热门标签领导关怀 张文彬 招生专栏
浅议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
2015-01-13 11:46:56  来源:江西西山高中部  点击阅读数:  编辑:刘斌
浅议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
                  西山学校     罗改花
    关键词:历史教材  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评价标准
    关于新课标下的中学历史教学,同仁们各抒己见,我阅读过不少文章,使我深受启发,在这里笔者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传统的历史教学课堂形式非常单一,枯燥乏味;老师上历史课边板书边讲课,同学们坐在下面边听边记笔记,老师洋洋洒洒一节课讲完了,同学们有的在打瞌睡,有的在搞小动作,根本没有达到教学目的,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历史教材始终受到“儒家思想”和“马列主义”的束缚。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历史便被“儒家思想”所“裁剪”,成为一家一姓的政权更替史,所以司马光将其主编的史书称为《资治通鉴》。新中国成立后,“裁剪”中国历史教科书的是“马列主义”观点,特别是前苏联列宁,斯大林的观点,再加上政治斗争的需要,历史教学内容成为阐述固定观点的材料和佐证,失去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有的独立性。比如对某些农民战争的评价就出现了绝对性,只看到了它的进步性而忽视了它的破坏性等,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依赖的学习资料非常狭窄,普遍是一个老师,一本教材,学校图书馆成为摆设,多媒体教学并未广泛运用于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                                         
    传统的历史教学效果评价就是一张试卷,一个分数,一个学生历史学得好与否就是看历史考试分数考得高不高,而学校行政管理者评价一位老师由主要看他所教的学生成绩如何,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好的历史老师”就是让学生考高分的老师;学得好的学生就是“分数考得高的学生”。老师为了让学生考高分在教学过程中就只讲考试要考的内容,而对于那些不考的内容却不闻不问。学生为了考高分就花大量时间去背考点,这样就形成应试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怎么会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呢?
    笔者认为要改变传统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首先,国家要编写符合中学生实际情况的历史教材,应按照通史体例编写,不能只有一种观点,统一的标准答案,观点应体现开放性,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                      
    新课程改革,历史教材出现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大象版四种不同版本系列。每一个版本的教材,在对待同样的历史问题,由于编者的出发点不同,因此在内容的处理上也是各异的,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因此我们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把教材进行纵横的比较,善于总结,对课堂知识的讲授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但各种版本教材都以专题模块形式编写,适合大学历史专业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基础知识。现行中考制度除语数英三科外,其余学科实行等级考试,导致学生明显偏科,更糟糕的是,历史实行开卷考试,学生连基本的必要识记都谈不上,更何况理解掌握,学生连基本的朝代顺序都搞不清楚,到了高中突然模块专题学习,古今中外,跳跃性很强,高中课时紧,任务重,高中新课程不得不负重前行。 
    第二,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在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应该摈弃原来那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实行研究探讨型课堂模式,即老师与学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师生之间应该以平等的身份交流,探讨历史问题。老师不是一味地讲授历史知识,而是要更多地启发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不能总是把固定的观点和结论强加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依据史料通过自己的分析得出结论,不一定非要得出教材上的结论,因为每个学生对同一个历史问题的看法不一定相同,这正是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作为老师应该尊重他们的观点。课堂互动探究与自主学习并不矛盾,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阅读教材,做导学案,掌握课本上基本知识,或者观看历史视频,历史图片,形成自己的思想,然后学生相互交流,在辩论中提高自己的认识,这样就达到了教学目的。
    第三,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改变对中学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法和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我国之所以会形成应试教育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对老师和学生的评价方式不合理。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立体的;学习成绩只是学生成长的一个方面。学生作为一个人,除了成绩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为人处事,还有就是个人兴趣爱好,天赋以及情感价值观也应该是评价学生的重要参考方面。一个学生分数考得再高,他如果不懂得如何为人处事,他没有任何兴趣爱好,他的情感价值不正确,难道我们还指望这样的学生能够为社会做出多大的贡献吗?对老师的评价无论是学校行政管理者还是家长和社会都不应该只看他所教的学生分数考得高不高,而更应该看老师是否为学生提供了更优的学习资源,是否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老师是否在教学过程中有引导能力,组织能力,科研能力和艺术魅力;是否能让学生自主探索式学习。
    第四,要解决传统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很有必要改革一下现在的考试制度。中国自隋唐兴科举以来,读书考试做官的观念便深深地烙入了每个中国人的心灵深处。1905年废除科举,新中国成立后,高考继续统治着千千万万中国学生和中国家庭。中国学生是为前途为饭碗而学,不是为兴趣而学,中国包括历史教育在内的教育改革之所以推行起来难度那么大,一个重大的障碍就是高考制度,新课程下的高考,一方面主张实行学分制,另一方面不可避免地要求学生以成绩论成败,只要高考压力存在,探究创新自主精神等不在成绩中明确反应的内容是不会被重视的,学生为了高考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就每天死记硬背考点,狂做练习题;而老师为了体现自己的教学成就也鼓励学生这样做。这正是中国应试教育的根源所在。可以说不改革现行的考试制度,中国的教育改革很难进行下去。
    历史教学由传统向现代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老师们的努力,教育行政部门和家长社会的支持。相信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历史教学工作会越来越好。

相关推荐阅读
西山教育集团旗下学校
Copyright©2003-2018 西山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全国咨询热线:0791-85607688(江西省西山学校)0591-85316863(福建西山学校)
学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长山乡316国道旁 邮编:331724 赣ICP备081018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