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了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养成教育”指的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我校经常开展学生养成教育宣传活动,召开养成教育为主题的各班班会,实施“养成教育强化月”制度。应该说对于学生习惯的养成,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中之重。
高中生肩负着将来国家的建设重任,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高中学生的年龄一般是在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这个年龄阶段称之为青年初期,它是一个人独立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也是一个人开始严肃考虑自己未来生活道路的时期。高中生由于他们政治上具有探求性,观点上带有偏激性;思想上具有进取性,认识上带有片面性;目标上具有时代性,需求上带有享乐性;思维上具有求异性,心理上带有逆反性;意识上具有自主性,处事上带有自私性;行为上具有独立性,生活上带有依赖性;性格上具有开放性,意志上带有脆弱性;交往上具有广泛性,情感上带有冲动性的特点,导致了他们在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既对他们的将来的生活和工作都会带来负面影响,更进一步会影响整个民族的综合素质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前程。
高中所学的各门学科,反映着自然、社会和精神现象的客观规律,逻辑性、系统性很严密。在学习中要求他们不仅要发挥更大的独立性和自觉性,而且还要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但这并不所有高中学生都可以自然地达到这个水平,有些学生由于受社会或家庭的消极影响,本身学习不自觉、不积极,他们的学习活动往往表现得水平很低,导致厌学等消极心理。因此,作为高中班主任,我们承担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重任。
高中生其实希望自己具有别人肯定的学习和个人行为习惯,但是由于见识的局限,很多人不懂得什么才是良好的习惯。所以班主任有必要帮助他们确立起良好的行为习惯规范。而就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个人行为习惯,我浅谈以下几点。
一、留心观察细处,对不良习惯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
实施“养成教育”,作为教育者,一定要留意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以选择有针对性的教育手段。如像我班的吕境超,原来在课堂上经常搞一些莫名其妙的动作,譬如说不经老师允许走上讲台、上课站起来伸懒腰、照镜子等,对于这些行为我平时都注意观察,及时提醒他改正。知道他是小孩心性,对自己的行为习惯没有感觉到不妥,我就教给他得体的行为应该是怎样,对于他偶尔的反复我会给予谅解,但都会提醒。次数多了,他就改了过来。又如现在的学生在家里很少干家务活,连劳动任务完成的质量都不佳。一开始时,教室里劳动工具的摆放都乱糟糟的。我就利用班会课的时间,给他们认真的展示一次怎样有序地摆放劳动工具,经过这样规范教育,现在教室的班貌整洁有序。
二、利用班规,规范约束,同学与班干互相监督帮助。
我们班的班规是在平时倡导的行为规范的基础上制订的,通过全班同学讨论投票制订。因此学生对它都有共识,并能主动遵守和接受它的约束。对于遵守班规,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加分奖励、口头表扬;对于违反班规,违反纪律和行为规范的学生给予扣分、口头批评。学生之间也学会了互相监督、相互帮助。班干更是在其中发挥着监督、督促和帮助同学改正的作用。班长、值周干部、劳动委员都会监督同学,注意班级卫生环境、学生仪容仪表的保持、课堂纪律、作业的按时完成和质量等,并对不良现象提出整改意见。
三、加强家校联系,共同教育。
中学生行为自觉性、持续性较差。中小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共同做好良好习惯养成的监督、督促工作,对于“养成教育”有事半功倍的作用。由于我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家长对于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从意识上重视参差不齐。我利用家长会、家校通平台短信、电话联系等方式,多与家长沟通“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尽量争取家长对行为养成教育的理解,对学生在家庭学做家务和尊敬、孝顺长辈等方面做出配合,从而取得较好效果。四、以身作则,身教言传。“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传”平常我自己很注意自己的个人行为,注意给学生做个良好的榜样。不乱扔垃圾,在劳动中不需要全盘指挥使自己也动手干,谦逊对待学生,和学生平等对话等。所以学生也很尊重我,愿意听我的教导。五、动用各种教学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养成教育”。由于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然,我们在对其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切忌形式单调,一味的说教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
所以我们必须针对实际情况,动用各种教学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生动活泼的“养成教育”活动。主题班会是个不错的选择。主题班会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主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育,如小品、游戏、观看视频、讨论、辩论等形式。另外社会实践也能让学生从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生活方式中得到教育,行为习惯也得到改进。譬如带学生去看望孤寡老人、贫困家庭等。通过这些活动让他们更加珍惜学习机会、珍惜能源、孝敬父母、学会力所能及地去帮助处于困难中的人。
正因为习惯所蕴含的无穷潜力,所以我们需要在教育教学之中多花心思,去引导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而这也是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