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之”
2015-01-13 11:04:30 来源:
江西西山高中部 点击阅读数:
次 编辑:刘斌
说“之”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科》指出: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虚词有18个,“之”是其中之一。“之”是一个最常见的虚词,从出现频率看,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它占第一位,弄清它的意义和用法,对高中语文教学及高考复习则大有禆益。
讲文言虚词的书,有一个传统习惯,往往连带讲到该虚词作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副词)的例子。讲“之”也是如此。其实“之”字的来源是动词,其它的意义及用法都是从这里派生出去的。
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汉·许慎)说: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属皆从之。译成现代汉语是:之,长出。象草经过了屮(che,草本初生)的阶段,枝茎渐渐长大了,有滋长而出的样子。一,表示地。大凡之的部属都从之。《说文》对“之”的分析是错误的。
下面,把“之”的意义及用法进行归类分说。
一、实词。
(一)动词:
1、本义是往、到……去。《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2、引申为至。《诗经·鄘风·柏舟》:“之至矢靡它”(如今我的配偶死了,我立誓至死也不会有二心。)《毛传》:“之,至也。”双声相训。“矢”通“誓”。“靡”训“无”。“它”训“异心”。注:也有将这例的“之”字解释为介词的,说也可通。
3、通“致”,招致。《左传·成公十三年》:“是以有动作、礼仪、威仪之则,以定命也。能者养以之福,不能者败以取祸。”(所以有动作、礼仪、威仪的准则,它是用来稳定生命的。有才德的人培养它来招致幸福,缺少才德的人破坏它,就取得了灾祸。)
(二)借作代词:
1、指示代词,这,此,那。
(1)《庄子·逍遥游》:“之二虫,又何知?“
(2)《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2、人称代词,一般作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他们。《史记·陈涉世家》:“陈胜佐之,并杀两尉。”△有时,这种“之”可以灵活运用,或代说话人自己,或代对方,具有第一或第二人称代词的作用。
(1)柳宗元《捕蛇者说》:“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我)
(2)《汉书·蒯通传》:“通说范阳令徐公曰:‘臣,范阳百姓蒯通也,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蒯通劝说范阳令徐公说:“我是范阳的百姓蒯通,私下怜悯您将要死了,所以事先来警告您。”)(代听话人)
(三)借作副词:
1、而、则、便、就。表示前后动作连续出现。《吕览·功名》:“故民无常处,见利之聚,无之去。“(所以民众不会固定聚集在一个地方,他们觉得有好处就聚集在那里,没有好处就离开。)
2、且、尚且。举一事推出另一事。《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皮且不存在,毛将在哪里附着呢?)
二、虚词。
(一)借助介词:
1、于、对于。介绍动作、行为发生时所涉及的对象。《礼记·大学》:“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人们对于他们所亲爱的就偏爱。)
2、以、用。介绍动作、行为所借助的事物或方式。《孟子·万章》:“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子思的名)。”(今天终于知道君王用饲养犬马一样的做法来饲养我子思。)
3、因为、由于。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淮南·缪称》:“吴铎以声自毁,灯烛以明自铄,虎豹之文来射,猨狖之捷来措。”(吴国的金铎因为能发出优美的声音而被击破,灯烛因为能发出亮光而被烧尽,老虎、豹子因为皮有纹彩就遭到猎人射击,猿猴因为行动敏捷就被人关锁。)
4、比、于。介绍和比较。《论衡·孔子》:“哭恸顔渊者,殊之从徒,哀痛之甚也。”(孔子哭顔渊哭得很悲痛,因顔渊不同于普通的门徒,所以孔子哀痛得很厉害。)
5、在、向、到。《史记·项羽本纪》:“使人追杀义子,及之齐,杀之。”(派人追赶宋义的儿子,追赶到齐国,终于追上,把他杀了。)
6、得。补语的标志。《战国策·赵策》:“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也。”(你说错了,我爱燕后不及爱长安君爱得厉害。)
(二)借作连词:
1、与、和、及。表并列相连。《孟子·万章》:“得之不得曰有命。”(得到官位和得不到官位,说是由命运来决定的。)
2、而。表承接。《荀子·劝学》:“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仿效那个人的为人,而去学习君子的学说。)
(三)借作助词:
1、结构助词。的。表修饰和领属的关系。
(1)韩愈《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表修饰)
(2)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表领属)
2、结构助词。不译。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把主语、谓语变成了主谓短语了。《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天之弃商久矣。”(老天爷抛弃商朝很久了。)“天之弃商”有主、谓、宾,是一个句子,但加了“之”,便成了主谓短语,作“久”的主语了。
3、音节助词。不译。放在句首,句中,句后,没有实在意义,只求音节和谐、形式整齐。
(1)《诗经·大雅·假乐》:“之纲之纪。”(就是这个纲,就是这个纪。)
(2)《诗经·魏风·硕鼠》:“乐郊乐郊,谁之永号。”(安乐的城郊呀,安乐的城郊!到那里谁还会长叹哀号呢?)
(3)《曹刿论战》:“公将鼓之。”(庄公将要击鼓。)
4、、结构助词。不译。嵌在专有名词(如古人名、地名)或其他事物的中间。《左传·僖公三十年》:“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郑国大夫佚之狐对郑人公说:“国家已经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国国君,他一定会说服秦军撤退。”)注:“佚之狐”即“佚狐”,“烛之武”即“烛武”。
三、兼词:在这里、到那里。相当介词“于”和指示代词“是”。
1、《新序·杂事》:“于是天龙闻而下之。”(于是天上的龙听到这件事就降下到这里来了。)
2、《史记·货殖列传》:“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水深,鱼便生在那里;山深,兽便去到那里;人富足,仁义的事就归附在他身上。)
四、常见固定结构(格式)。
1、如之何:该怎么办。在句中作谓语或状语。例: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2、若之何:该怎么办。这是“若……何”的固定形式,常作谓语或状语。《左传·隐公元年》:“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若之何”作状语时,表示不同意某种处置,在问中含有责难的意思,略等于“干么”、“为什么”。《国语·晋语五》:“虽宗白(人名),亦如是而已,其若之何问其名?”注:“如之何”同“若之何”。《左传》、《国语》只有“若这何”,《论语》、《孟子》只有“如之何”。
3、何之有:宾语提前的标志,即“有何……”之意,用疑问的形式表示否定。
(1)《左传·烛之武退秦师》:“晋何厌之有?”(晋国哪会满足呢?“厌”同餍,满足的意思。)
(2)《墨子·公输》:“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呢?)
4、之谓:称做、叫做,说的就是。动词性结构,作谓语。一般说,“之谓”前是解释性的词语,“之谓”后是被解释的词语,表示总结性的判断。
(1)《韩非子·二柄》:“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2)《法言·问神篇》:“无验而言之谓妄。”
(3)《庄子·秋水》:“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听到许多道理,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啊。)
5、谓之:称之为、把它叫做。宋人朱熹把“谓之”看成“之谓”一样,是一个固定结构。
(1)《史记·日者列传》:“言不信,行不验,取不当,故谓之汙。”(“汙”是“污”的古今字
(2)《论衡·说日篇》:“故冬夏极节,皆谓之‘至’;春秋未至,故谓之‘分’。”注:“谓之”的主语同“之”同一内容时,用法和“之谓”相同,其前为解释性的词语,其后为被解释性的词语。“谓之”相当于“称做”、“叫做”。
(3)《韩非子·解老》:“目不能决黑白之色则谓之盲,耳不能别清浊之声则谓之聋,心不能审得失之地则谓之狂。”
6、唯……之:宾语提前的一种格式,即是“唯+宾语+之+助词”。作用是强调宾语并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一性。《论语·为政》:“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只是为孝子的疾病发愁,别的就不用担心了。)
7、之所以:表因果复句的关联词。前果后因,强调原因。现代汉语继承了这一用法,可对译。比较:(1)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我们赵国随意侵犯,只是因为赵国有我们两人存在啊。)(2)散文之所以比较容易写,是因为它更接近我们口头的语言。说明:古文的“之所以B,以A”(以:因为,介词,关联词)和现代文的“之所以B,是因为A”两种句式是一样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之”是一个多性多义的虚词,讲解时只强调虚词一面的词性词义,实词一面的词性词义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一番,那是本末倒置的做法,不符合汉语发展史的实际情况。因此,比较透彻地讲解“之”的内涵和外延(其它17个虚词也可以这样做),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高中的语文教学及其高考的语文复习,将更有实效。
Copyright©2003-2018 西山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全国咨询热线:0791-85607688(江西省西山学校)0591-85316863(福建西山学校)
学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长山乡316国道旁 邮编:331724 赣ICP备081018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