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加分
地方性加分,原则上只适用于本省份所属高校在当地招生
2015年1月1日起,取消的6项全国性加分项目分别是: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突出事迹者、奥赛获奖者、科技类竞赛获奖者及两项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包括重大体育比赛获奖者、二级运动员统测合格者两项)。
2015年1月1日之前在高中教育阶段已取得上述项目有关奖项、名次、称号的学生,是否具有加分资格由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研究决定。对于仍保留相关学生加分资格的省份,加分分值不超过5分,体育部门要重新对二级运动员资质进行复核复测,教育部门要按相关标准进行严格测试。
保留和完善的5项全国性加分项目分别是:烈士子女,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据悉,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共有95项,大幅减少地方性加分项目是这次改革的重点。2015年1月1日起,取消地方性体育、艺术、科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加分项目。地方性加分项目原则上只适用于本省(区、市)所属高校在本省(区、市)招生。
取消上述加分项目后,将继续通过其他方式鼓励学生发展兴趣特长。考生的体育、艺术、学科等特长如实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或考生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鼓励具有体育、艺术特长的学生报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53所高校艺术团,或报考相关体育、艺术专业;考生的相关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可作为自主招生试点高校优先给予初审通过的条件。
自主招生
取消北约、华约等联盟,考核过程全程录像,笔试不超两门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次自主招生改革,所有90所试点自主招生的高校“齐步走”。这些高校须集体研究确定入选资格考生名单。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严格审查考生投档资格。入选考生高考成绩原则上不低于同批次录取分数线,特别优异的考生可破格录取。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现阶段不扩大试点高校范围和招生比例,自主招生数量占自主招生高校招生总数的5%。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为保证考生机会公平,试点高校不得向中学分配推荐名额。根据新政策,将完善教育部、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试点高校和中学四级信息公开制度。
中学要公示所有经确认推荐的考生名单及相关材料;试点高校要将参加考核的考生名单、入选资格考生名单、录取考生名单及相关信息,分别在本校、生源所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及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上进行公示。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强调,自主招生考核由试点高校单独组织,不得采用联考方式,不组织专门培训。往年部分高校组成的北约、华约、卓越等笔试联盟将全部取消。
高校考核要充分发挥学科专家的作用,探索完善科学、有效、简便、规范的考核方式。如需笔试,考试科目原则上一门、不超过两门。
考核过程须全程录像,专家名单和面试顺序由抽签随机确定,防止暗箱操作。对偏远、贫困地区考生,积极探索选派专家到当地开展考核、实行网络远程视频面试等方式,为考生顺利参加考试提供便利和帮助。
对于向多所高校申请报名并通过高校审核的考生,在考试时间安排允许的情况下,可参加多所高校的考核。